跳到主要內容

クリスマスパーティー

12月10日(日)晴れ:
這天鄰居美幸惠太太約我們到她家開聖誕party,採potluck形式,就是每人帶一道菜,我當天做了瑪德蓮蛋糕跟黑糖珍珠奶茶,珍珠粉圓還是我手工一顆顆搓的,主辦人說帶一道菜,我還多帶一道,自以為已經很有誠意了,以在台灣的經驗來說,想說大家應該準備很簡單,可能買外帶pizza或是炸雞桶去吧。
沒想到我太小看大家了,某阿姨做了赤飯跟烤蘋果菜,まどか做了鹹派,美幸惠做了香料絞肉豆子跟炸雞,所有人都是帶親手做的菜,而且大家都超認真做了功夫菜,顯得我做的好普通,我太小看這聚會了,忘了日本人在任何聚會中都會暗中較勁。
值得安慰的是,幸好我的珍珠奶茶是用我的Le Creuset鍋裝,在場其他人的鍋具也都是Le Creuset,まどか太太還跟我聊了一下她的派盤也是用這個牌子,還好只輸了廚藝,沒輸了鍋具,經過這次的經驗又學到了,真的跟日本人的聚會都不能放鬆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廚房筆記]北海道春之戀V.S日清卡美里亞麵粉使用心得

吳寶春金牌吐司配方麵粉評比大賞: 日本國產麵粉中最有名的就是北海道的春之戀,價格硬是比其他的麵粉多一倍以上,用它做了幾次麵包後,為了測試它是不是真的這麼厲害,這次我決定用它跟日清卡美里亞麵粉做相同的吐司(白方包)來比較看看。 今天做的是吳寶春師傅曾經公開的金牌吐司配方,分別用兩款麵粉都先經水合法後再打出薄膜,以相同製程做成,比較如下: 一、北海道春之戀(春よ恋): 1.產地:日本北海道。 2.價格:800克567日幣。 3.特色:製作時可以感受得到免費吸水性較強、成品麵包組織較細緻。 4.口感:切片後直接吃口感較鬆軟,烤過之後再吃外酥內軟。 二、日清卡美里亞(カメリヤ): 1.產地:加拿大、美國。 2.價格:1公斤237日幣。 3.特色:麵粉吸水性略差、麵團較不易整型、成品孔洞稍大。 4.口感:切片直接吃感覺麵包比較有彈性,烤過之後再吃外酥內軟,與春之戀無明顯差異。 三、結論:如果要烤吐司的話其實用卡美里亞就可以了,春之戀可以用來做鹽麵包捲應該會很鬆軟好吃。

[廚房筆記]天然酵母ハイジの白パン(海蒂的白麵包)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卡通「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海蒂),以前台灣也有播,但主角海蒂名字翻譯成小蓮,我自己小時候是沒看過這部卡通,只有看過故事書,最近因為研究天然酵母麵包時做了一款在日本人氣的「ハイジの白パン」(海蒂的白麵包),源自於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才將這部卡通找來看完。 阿爾卑斯山的少女故事裡面主角海蒂是個善良的小女孩,海蒂的朋友Peter(小豆子)的眼盲老奶奶說曾說「每天都吃硬的黑麵包快吃不動了,好想吃吃看那又香又軟的白麵包。」,於是好心的海蒂去了法蘭克福有錢人家後就偷偷藏了很多白麵包在衣櫃裡,想帶回去給老奶奶吃。 圖片出處: https://middle-edge.jp/articles/D6ZZV 因為這部卡通,使得白麵包在日本也很受歡迎呢,幾乎所有麵包教室都會教到這款麵包,而且因為它長得很像嬰兒的白嫩屁股,又有暱稱嬰兒屁股麵包。 今天我就來寫一下我的做法吧,我是用天然酵母做的,有用過優格元種及酒粕元種,不同酵種有不同風味,都可以。 材料: 高筋麵粉200g 砂糖20g 元種20g 牛奶100g 水40g 鹽3g 奶油10g 元種 作法:(水合法) 一、將除了奶油以外的材料放進大碗(盆)裡混合、攪拌成團揉至三光(就是麵光、手光、盆光,麵團光滑、不再黏手或盆)後,放置1小時使麵團進行水合作用(autolyse)。 二、放入奶油至作法1的麵團,再攪打出薄膜,再將麵團放在有蓋的盒子裡使其發酵至2倍大(在室溫10度左右環境約8小時)。 三、將發酵好的麵團分割成6等份,整圓後再以40度C發酵30分鐘。 四、烤箱以200度C預熱,用筷子在發酵好的每個圓麵團中間壓出線,然後再灑上少許麵粉(如下圖)。 五、放進烤箱以150度C烤14分鐘左右(烘烤時間請自行依自家烤箱調整)。 天然酵母所需發酵時間較長,因此我通常前一天晚上打好麵團,直接放在室溫讓它發酵,等明天早上繼續做,首圖是我第一次做的,因為烤溫不對所以顏色比較深,不過還是很好吃,而且跟卡通裡米黃色的麵包比較像,上圖就是我第二次做的烤溫比較剛好,能保持白白屁股的樣子,下圖就是我另外改做巧克力口味。

推荐法律美劇「SUITS」(金裝律師、無照律師)

前陣子太無聊又想要練英文,所以找了最近很紅的一部美劇來看,劇名Suits是英文的雙關語,有「訴訟」以及「西裝」雙重意思,所以在第一集中資深律師Harvey錄取無照菜鳥律師Mike後就要求他要穿一套好一點的西裝,畢竟律師很重視形象,一般人不懂法律起初只能從外表判斷律師是否看起來專業,所以西裝很重要!!剛好很呼應劇名。 劇情設定為一位很聰明,過目不忘但被法學院開除的年輕人Mike,誤打誤撞被鼎鼎大名的律師Harvey錄取,進入紐約最有名的法律事務所工作,描述他們之間產生亦師亦友的關係及遇到的案件如何解決的故事,以下是我對這部劇的心得。 一、這部劇的特色,羅列如下: 1. 法庭戲很少: 畢竟是美國的戲劇,在英美法制度下,訴訟成本很高,大多案件都是協商、和解解決,所以裡面場景大多都是在會議室談判,偶爾出現聽證、準備程序,也有訴訟程序但比較少,不像日劇一樣,一堆刺激的法庭攻防戰。 2. 劇裡的人講話都好快: 原本想練英語聽力,不過劇裡的人講話都超快,我跟不太上,可能裡面的角色設定都是超聰明的人,是說講話比較快會讓人感覺比較聰明吧,就像日劇legal high的古美門一樣。 3. 律師超愛跟對手嗆聲: 可能為了讓觀眾感覺比較刺激,劇中律師超愛跑去跟對造律師嗆聲,這跟現實中台灣的律師不太一樣,律師大家表面上都嘛好來好去,私下再各自為案件努力,爭取己方勝訴,不太會撕破臉,畢竟案件終究會結束,但難保你將來有需要跟對造律師合作的時候啊。 二、看劇學法律英文: 雖然他們講話都很快,不過我還是有學到少少的法律英文啦,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1. 契約(contract)構成三要件offer, acceptance and consideration: 劇中有講到的契約三要件,有別於歐陸法系,除了offer(要約)、acceptance(承諾)之外還多了一個consideration(約因),在台灣契約只要有要約、承諾就可以成立,根本不考慮約因,這也是兩個不同法系之間的差異。 2. Quid pro quo: 對價,Mike跟Rachel在聊到契約時,曾提到這個片語,Quid pro quo是對價的意思,應該是拉丁文,法律英文有很多拉丁文。 3. be grounds for: 構成…的事由,英文合約常出現的字,意思就是你如果做了A事件將會導致B事件。劇中台...